第128章 八大家出卖大明的理由(一)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无论是自杀殉国,还是被刘宗敏逼捐,难道满朝文武大臣们不知道,大明若是亡了,他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吗?

后知后觉是一方面,更主要的是,在封建制度下,没有人敢。

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,敢公然斗富的只有石崇、王恺二人,那也只是发生在中央集权,形同虚设的西晋时期。

就这一点,成为后世的反面典型。

匹夫无罪,怀璧其罪,在封建社会,讲究低欲就是美德的时代,有钱也不太敢炫出来。

特别是在皇帝的眼皮底下,沈万三、沈一石就是例子。

大明作为世界上一直都是贸易顺差国,会没有银子吗?听说介休范家,后世被满清抄家时,原本没有抄出多少银子,后来扒了范家的房子,才知道范家的地基,都是用银砖铺设。

前面我就说过,货币只有流通起来了,才叫货币,用银子做地基,银子就只是相当于一块石头。

范家把银子埋在地下,这在大明不是个例,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。

如果崇祯采用方岳贡的方法,也学东明发行国债,采用不记名的方式,说不定还真能筹备到上千万两银子。

刘宗敏在京城逼捐,就搜刮出六千多万两银子,不要认为京城这些官员,就只有六千多万两。

最起码,京城这些官员的银子,要在这基础上翻上一两倍。

而整个京城,银子少说有一亿五千万两 。

这么多银子,真正在世面上流通的少之又少。

前面就提过,银子作为大额货币,本身流通就比较困难。

百姓要购买商品,还得去钱庄置换成铜钱,而钱庄以收取火耗等手段获得利益。

也就是说,一两银子,你存放的久了,被氧化就更多,到时候一两银子,就不是一两银子了。

如果朝廷说卖国债,不但能保值,而且还有利息。

肯定有不少人,会把埋在地里的银子,拿出一部分来购买国债。

可崇祯偏偏要募捐,就好比当初钟君义定价一两银子,只值五百文钱,崇祯偏偏要下旨一两银子定价两千文,弄的大明辖下百姓,又得面临一轮巧取豪夺。

为此发生了好多次流血冲突。

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山西,八大家好不容易用一两银子,兑换一千两百文。

换来大量铜钱,准备再次到东明去兑换国债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汉末潜龙 双生初雪 陛下,六皇子的娇妻们造反了 大英雄狄青 徒弟反了天 时间手环,回到唐朝当神仙 大明: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! 大汉从吹牛开始 秦时归途 重生成为皇太子却意外失忆变牛蛙 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 大和四年伊始 统一天下,从召唤奸臣开始! 隋唐:我握玉而生,成中兴之主 愚园梦魇 穿成纨绔皇子的正确打开方式 穿越占座山 流华录 穿越:我带着一座城来到了明末 挽剑愁眠